上海静安品茶工作室,爱上海龙凤花千坊,上海魔都高端私人工作室

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科协  >  武汉市科协
武汉都市圈科普人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举行
2025-11-05 17:25|文章来源:武汉市科协

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2025年武汉都市圈科普人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功举办。

0.png

来自武汉市、黄石市等八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责任单位、科协及相关单位代表等170余人参加培训。

2.png

据悉,这是武汉都市圈城市科协首次联合主办此类大规模的培训。

培训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及黄石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等武汉都市圈城市科协共同主办。

10月28日下午,培训班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主持。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定君,黄冈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彭学海,孝感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吕青,黄石市科协三级调研员李麟,以及大别山革命教育基地副主任汪东应、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郭妍等出席。

3.png

开班仪式上,李定君简要分享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有关“科技创新”重要地位的论述,以及湖北省、武汉市关于“科技赋能支点建设打头阵”的重要性,他强调,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武汉都市圈城市间在地理空间、科技要素、产业倍增、区际互动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进一步增强政治站位意识,大局意识,加强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大有必要。

李定君以“四好”肯定此次培训班的顺利主办。一是时机选择好;二是地点选择好;三是参会对象选得好;四是课程内容安排得好。他希望全体参训人员围绕科学普及、成果转化、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方面多碰撞、找灵感,取长补短、融合赋能。“不当旁观者,不当袖手客,要积极融入进来,融洽起来,融为一体,让‘都市圈’成为关系紧密的‘朋友圈’?!?/p>

为期四天的培训共有6位专家进行授课。

期间,7家单位围绕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贯彻实施和科普场馆建设进行了分享。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武汉机械工程学会、武汉科技报、武汉图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单位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探索与实践。

4.png

培训还采取了户外教学形式,到红安革命教育基地和鄂豫皖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员充分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5.png

10月31日,培训班举行了结业仪式。仪式由武汉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吴宇明主持。

武汉市江岸区科协、黄冈市武穴市科协及天门市科协参训代表分享了培训体会。

武汉市科协副主席袁艳斌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培训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二是打破了地域界线,三是紧贴科普需求。下一步武汉市科协将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联动,二是打造品牌,三是提升能力,继续加强武汉都市圈科普人员的能力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

培训直击

授课“营养丰富”,学员互动踊跃

这次培训请来的6位授课专家受到好评。其中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李红林,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东秀珠来自北京、汪东应来自大别山革命教育基地、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兵和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银根来自武汉地区高校、武汉教育电视台主任编辑李艳来自传媒业界。

6.png

李红林讲授首堂课,解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一落座,她自曝说自己是武汉人,迅速拉近了与学员们的距离。自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李红林进入中国科普研究所工作至今,参与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修订。她从科普法的修订背景、修订主要内容以及落实科普法的着力点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她说,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一要找准定位,二要加强协同共享,三要找准政策赋能的新落点。

第二堂培训课上,大别山革命教育基地副主任汪东应为参训人员系统梳理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内容,阐释了大别山革命史及其历史地位。他告诉学员,要从大别山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把湖北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宏阔征程中,勇毅破冰、务实笃行、甘于奉献,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片英雄土地的优异答卷。

AI发展的趋势将从“辅助决策”迈向“智能自主决策”,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兵在《人工智能漫谈及企业应用》报告中谈到,企业应用AI存在初期投入和运维成本的挑战,但科学运用好AI技术的场景应用,将有利于各行各业节约成本、增长收入,提升竞争力。

武汉教育电视台主任编辑李艳则以“他山之石:科小二之心,强国鸿鹄之志”为题,从“科研-科创-科普”三位一体角度详细分享了北京、浙江等地优秀科普案例及经验,“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做科普要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不拘泥‘零散活动’,而要构建‘生态系统’”,让人耳目一新。

“从科研实践中学习科学思维模式,传递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东秀珠重点介绍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平台》的运作模式,其中建立稳定的、长期的科技工作者导师及最多“1对3”的双向选择和辅导机制具有很大挑战性,引起现场热烈的互动式问答。

“什么是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简要介绍新时代条件下科技创新和产业政策深度融合的大背景后,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银根做了题为“科技产业赋能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精彩报告??翁蒙闲ι欢?。

参训感言

王淑敏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工程师

这是一次深刻的“固本”与“铸魂”之旅。“固本”源于课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案例分享、“他山之石”的经验与人工智能前沿学科的探讨,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提供了远航的利器?!爸辍崩醋院焐恋兀蔽荫鎏蟊鹕礁锩窠舛潦?,被信仰的力量深深震撼。我们科普人当以“科小二”的赤诚与鸿鹄之志,以科学家精神、用科学之光照亮民众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

高青松

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综合部部长

这次培训班最大的特点是有“力量”。授课老师专业扎实,经验丰富,在业内有影响力;参培对象涵盖了武汉都市圈的科协、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企业的170多人,形成了科普合力;培训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提升了我们参训人员的科普能力。

田聪

武汉市委宣传部宣教处一级主任科员

本次培训将“三大精神”学习融入科普能力提升中,立意深远。先辈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正是科技工作者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普工作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我将把这份红色基因融入今后工作,提升科学传播与服务能力,在建功支点建设中贡献科普力量。

严锦慧

武汉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

此次武汉都市圈科普人员能力提升班,聚焦武汉都市圈科普资源协同,精准对接科创与产业融合需求,以革命传统教育铸魂、前沿科技赋能、实践研讨聚力,厚植科普沃土。作为学员,我深刻认识到转化科创优势为支点建设动能的重要性,未来将推动科普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同频共振,为武汉打造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贡献力量。

李曙光

武汉市蔡甸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这次培训,有四大亮点:一是培训课程安排紧贴时代发展脉搏,二是培训课程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三是更虔诚地接受了大别山革命精神的洗涤和熏陶,四是相互交流,增进了友谊。培训为我们在“十五五”期间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实现党中央规划的宏伟蓝图贡献科普力量的决心。

顾丽红

武汉市江岸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本次培训既紧扣时代脉搏,又扎根实践沃土,我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得、思有所悟。培训为科普工作者明确了定位,无论是“科技布道者”、还是“科普知识翻译官”,或是市场化的“科普创意传播者”,共同目标都是致力于全民素质的持续提高;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科普工作者的能力。面对新时期科普工作多元化新挑战,我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做好科普的研究员、信息员、宣传员。

蒋海龙

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 武汉出版社科少中心主任

四天的武汉都市圈科普人员能力培训,让我对科普工作有了更深地认识。未来,我将发扬革命先辈坚持真理、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牢记科普责任和使命,把红色基因融入科普实践,以更强烈的使命感,推动院士科普工作室建设及出版工作贴近大众、服务社会,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

雷航

武穴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作为科普新兵,这次培训对我既是一场“及时雨”,更是一盏“引路灯”。新时代的科普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要像红安精神所诠释的那样凝聚人心、贴近群众、勇于创新。我将把此次所学所感转化为推动武穴科普工作的具体行动,为湖北、为黄冈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阎红勇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

在大别山红色教育基地,我聆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解读与人工智能应用等精彩课程,既汲取了理论智慧,又在现场教学中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这是一次专业与思想的双重淬炼,我将把所学转化为行动,为黄石科普事业贡献力量。

汪文珺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博士、讲师

本次红安之行加深了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与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专家们列举的人工智能案例启发了科普创新思路,革命传统教育强化了使命担当。未来我将立足岗位,以法治思维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陈人兢

咸宁市科技馆馆长

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补给,也是一场思维的碰撞。既有丰富的理论讲解和人工智能等热点追踪,也有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媒体科普传播、科技产业赋能等方面的优秀案例分析。我们将持续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的贯彻落实,壮大咸宁科普工作力量,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让科技成果和科普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黄锦

仙桃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负责人

这次培训内容系统全面,从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权威解读到人工智能前沿应用,从红色教育洗礼到农业科技赋能,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积极参与武汉都市圈科普能力建设,加强区域协作和资源共享,创新科普形式,为仙桃科普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黄梦燃

天门市科学技术协会综合业务部部长

本次培训既有专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高层建瓴的讲解,又有人工智能、青少年科学教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专业细理与知识,还有浙江、北京等地先进经验,针对性强、指导性高、收获丰富。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平台,拓展了知识面,启发了思路。

吴敏

潜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

此次专题培训,我深受启发:一是从事科普工作要学会借力,紧密团结各类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充分利用各类科普资源开展工作;二是科协组织要牢固树立“科小二”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服务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充分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建议,推动科技工作更进一步;三是要强化使命担当,牢记大别山精神。我将以潜江市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为自己的光荣使命,为之奋斗不息。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